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头条推荐

宁夏日报|宁夏原州区:迁出一山人 换来一片绿

时间:2020-07-11
来源:宁夏日报
字号: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7月的宁夏固原市原州区,染绿滴翠,草木葱茏。张易镇毛套村生态移民迁出区,梯田里长满了齐腰深的蒿草,昔日的村庄被草木替代,村民们曾栽种在山顶、沟畔、山脚下的一棵棵小树,已成为万顷绿色的一部分。
“有树林的地方曾是村庄。”毛套村管护站护林员马万林说,“原来光秃秃山头,现在都成了林草地,村庄的痕迹越来越淡。”

毛套村地处原州区张易镇与西吉县偏城乡交界处,这里山大沟深,交通不便,曾因红色土质树木难成活、寸草不生,被当地村民称之为“红土沟”。

“每年盛夏,红土被太阳晒得白晃晃的,外出没有大树可乘凉。”马万林家住驼巷村,与毛套村相邻,两个村共用一条道路,他对“邻居”的变化如数家珍。
2009年至2013年,毛套村整村移民,全村200多户1000多人先后分批搬离大山,留下1.3万亩耕地,及遍布各处的残垣断壁。
“2013年开始,原州区实施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工程,大规模植树造林。”当年,马万林从红庄林场来到毛套管护站,负责巡山护林。多年来,马万林亲眼目睹移民迁出区“从不毛之地到满山翠绿的巨变”。

“红土属于贫瘠土质,栽种草木成活率特别低,栽种一棵最少浇三次水。”马万林回忆,造林队一边挖坑栽树一边浇水,这边树坑刚浇湿,那边的树坑就干了。

“不浇水树木难成活,浇水后,树坑结块、开裂。”张易镇林业站站长李明虎补充,为了给新栽的苗木保墒,需要一次次重新覆土。“栽活一棵树,需要精心护理一年,修复工程的工作量是其他地方好几倍。”

这样一棵树一棵树栽种,毛套村的万亩迁出区从星星点点的禄,变成一片一片的绿。

“移民又禁牧,土质慢慢被改变,栽种的树木长起来了,草长高了,黑刺遮住了山坡。”马万林说,山被草木覆盖,几乎看不到裸露的地表。

毛套村的变化,是原州区生态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工作的一个缩影。“十二五”期间,原州区共搬迁移民1.52万余户约6.2万人,涉及11个乡镇、109个行政村、412个自然组。
开毛套村,翻越一道山,便来到张易镇石嘴村,相比已变成林草区的毛套村,石嘴村生态修复的痕迹愈加明显。站在村里制高点,放眼远眺,层层梯田上一个个树坑清晰可见,一个坡接着一个坡,整齐排列。树荫中,尚有废弃墙壁若隐若现,山脚下泥土路清晰可辨。
“石嘴村300多户搬迁后,于2015年开始,对1.6万多亩耕地进行生态修复工作。”李明虎介绍,当时将村子划分20个片区,组织造林队造林,用了3年才完成。
“植树造林选用耐寒、耐旱、成活率高的乡土树种,且以松树、黑刺、山桃为主。”李明虎掰着手指算了一下,“按照亩均栽种100棵树计算,仅石嘴村栽种的树木超过160万棵。”
“2013年前,张易镇林草地很少,现在到处是林草地。”李明虎说道。
生态移民后,原州区科学编制生态修复规划,对迁出区耕地、宅基地及村集体用地调查摸底,统一规划,由自然资源部门牵头,按照“宜林则林、宜草则草”的原则,加快推进迁出区生态恢复。
“采取人工造林和自然封育相结合的办法,因地制宜,在六盘山外围栽植针阔叶混交水源涵养林,在黄土高原丘陵区种植以柠条、刺槐为主的乔灌混交水土保持林,达到治理一片,见效一片。”原州区自然资源局林业总场场长李卓说
三分造林、七分管护。针对生态移民迁出区管护问题,原州区对靠近国有林场的移民迁出区就近划归林场管理,对距离国有林场较远,集中连片且面积较大的移民迁出区新成立国有林场或林木管护站进行管理。
同时,对移民迁出区村庄周围树木和其他林地林木进行管护,对移民迁出区原有村部、学校房屋及配套的通电线路等重点基础设施进行保护,把迁出区彻底变成林草地。打造出开城刘家沟、东马场、河川乡吕坪、寨科乡吕套、炭山乡高台、黄铎堡羊圈堡、张易镇毛套等移民迁出区生态恢复示范点。
通过持续多年生态修复,原州区累计完成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面积42.42万亩,其中完成林业工程23.25万亩,完成自然修复19.17万亩。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