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乡镇动态

乡村行 看振兴 | “搬”来好日子 “搬”进幸福里

时间:2024-12-30
来源:原州发布
字号: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大棚的活就是闲不着,种完这茬菜种那茬菜,轮番种植西红柿、黄瓜、甜瓜、叶菜等果蔬,加上务工,每年收入在12万元左右。”12月25日,固原市原州区三营镇团结村马玉贵说。
    团结村是三营镇最早的一批移民村,为了让移民群众有产业、有发展,团结村每家每户都分到了大棚,大棚种植已经成为团结村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马玉贵一家是最早从炭山乡移民至三营镇,收入以种植和务工为主。
    “现在移民生活越来越好了,除了每年脱贫户的产业奖补政策外,村上还实施党员产业发展帮带。我自己也帮带了15户群众,带动了群众产业发展积极性,各项惠民举措真正暖到大家心窝了。”马玉贵说。

大棚种植已经成为团结村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和国家的政策真是好呀!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很多,房子宽敞明亮,咱移民过上了好日子喽。”对比以前的生活,广和村村民马得清笑得合不拢嘴,谈起现在的幸福生活感慨万千。马得清是“十二五”移民,家中主要收入以养殖和务工为主,家里养了15只羊,马得清本人还在雪川公司看水池,每月固定收入2500元,加上每年的产业奖补,每年的收入在10万元以上。
    走进马得清家中,院落干净整洁,屋内暖意十足。“自从我家改造天然气后,饭也做了暖也烧了,一年的费用才3000块钱。”马得清高兴地说道。
    “记得刚搬来广和村的时候,人生地不熟,也没有固定收入,可把我愁坏了。现在的政策好,务工途径多了,家里也有闲钱可以改善生活了,今年村上实施清洁能源取暖项目,我毫不犹豫就安装了天然气,解决了取暖这个老大难问题,家里一下就干净了许多,也不用担心煤气中毒的事了。”马得清感慨道。
    乡村全面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近年来,三营镇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通过持续发展特色产业、精准发展劳务产业、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等举措,通过一批人带动一批人,激发群众增收潜力,培育增收动能,让农民的“钱袋子”更鼓、幸福感更足。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是解决移民村一切问题的前提。我们把建设和美乡村作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一项重大任务,努力实现村村有亮点、片片有特色,全面改善乡村条件,完善基础,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三营镇党委书记马成龙说。(来源:宁夏日报客户端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