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原州区首次在拱棚试种的早熟马铃薯大西洋、费乌瑞它成功上市,标志着原州区在早熟马铃薯种植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为全区马铃薯产业升级注入了强劲动能。 走进位于彭堡镇惠德村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试验拱棚,农户们正小心翼翼地将一颗颗饱满的马铃薯从松软的土壤中挖出,金黄的表皮在阳光下格外鲜亮。参与测产的工作人员们手持专业测量工具,确保数据精确无误。
“2月种植,6月成熟,比当地主栽的中晚熟马铃薯提前上市3个月左右,填补了市场空白,而且在价格上也有很大的优势,翻了2到4倍,丰富了马铃薯的种类,也为农民增收开辟了新路径。”宁夏农林科学院固原分院张国辉副研究员介绍。 该试种项目由原州区科技局牵头,联合宁夏农林科学院固原分院马铃薯固原综合试验站团队和宁夏博弘农业发展公司共同开展。由于适宜拱棚种植的早熟马铃薯品种较少,在选种过程中,科研人员充分考虑了原州区的土壤、气候条件,最终选定了适应本地生长的大西洋和费乌瑞它两个品种。
据了解,大西洋马铃薯属于中熟品种,它是加工生产薯片、薯条等休闲食品的优质原料;费乌瑞它为鲜食、早熟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病等特点。 试种期间,宁夏农林科学院固原分院专家团队全程提供技术指导,从土壤改良、播种时间、田间管理到病虫害防治,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关。宁夏博弘农业发展公司在种植过程中使用水肥一体化滴灌、绿色防控等技术,确保试种取得预期效果。
根据测量数据显示,此次试种的大西洋和费乌瑞它马铃薯产量表现优异,达到了预期目标。大西洋马铃薯平均亩产达到了2371公斤,且薯块品质优良,个头均匀,商品率高,每亩纯利润在5000元左右。 原州区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早熟马铃薯的试种成功,为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新方向。下一步,将 开展中早39号等新品种适应性试验,加大固薯1号等自主选育新品种示范推广步伐,引导更多农民参与种植,实现增产增收。(来源:原州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米婷 赵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