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政务要闻

原州区:启动春耕前残膜回收 筑牢农业生态"防护网"

时间:2025-03-18
来源:原州发布
字号: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随着气温回升,春耕生产在即,为防治农业面源污染,保障耕地质量安全,连日来,原州区组织各乡镇开展全区域残膜清理回收工作,给农田“排毒养颜”。

近日,记者在原州区头营镇南屯村的农田里看到,残膜回收机正沿着田垄匀速作业,滚筒式装置将残留地膜与土壤分离,残膜被快速卷起,所过之处田间的“白色污染”被清理得干干净净。“这台残膜回收机每天能处理100亩地,比人工效率提高20倍。经过我们实际使用过程改良后,其回收效果更好了,也不用人工二次进行捡拾。”现场技术人员介绍道。

    同时,在不便机械作业的地块,农户们正手动捡拾,整片、无死角进行残膜回收,最大限度降低农田白色污染,保护和提升耕地质量。据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将采取"机械+人工"双轮驱动模式,投入新型残膜回收机50余台,重点对历年覆膜种植区进行机械化捡拾。

在头营镇大疙瘩村农用残膜回收标准化示范点,满载残膜的农用车排队等待交膜。为什么农户回收残膜积极性这么高?“农户把残膜交到我们回收点,经过称重除皮,每公斤0.6元。有的村民是把自家田地里的残膜清理后收集交过来可以给个几十元,有的组成‘小团队’专门给种植大户收膜,每天每人能挣200多呢。所以自从开春以来,就有大量的农户来交膜。”残膜回收点负责人赵文祥一边给交完膜的农民给钱一边给我们解答疑惑。原来是有“利”可图,村民拿到钱后笑容满面,转身又投入到紧张的捡膜中去。

据了解,原州区通过建立"农户收集+村部集中+企业加工"的闭环体系,今年共投入项目资金590万元,计划回收残膜1万吨,加工颗粒5750吨,力争全年全区残膜回收利用率达到90%以上。目前,全区共有残膜回收点26个,有3家残膜加工企业,可将回收地膜加工成滴灌带等农用物资,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下一步,原州区将持续做好农用残膜的回收工作,向广大农民群众宣传“白色污染”的危害性和回收再利用的好处,动员群众积极投身到残膜回收治理活动中来,形成“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多方参与”的共治格局,坚决打好打赢“白色污染”攻坚战,筑牢农业生态"防护网"。(来源:原州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张佩茹 王芳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