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策 > 政府文件
索 引 号 640421006/2024-00019 发文时间 2024-08-29
发布机构 原州区司法局 文 号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有效性 有效
标 题: 原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原州区行政机关行政应诉办法(试行)》的通知
原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原州区行政机关行政应诉办法(试行)》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直各部门(单位):

为进一步规范全区行政机关行政应诉工作,提升行政应诉水平,推进依法行政,经区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将《原州区行政机关行政应诉办法(试行)》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落实。

固原市原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 年 8 月 29 日

(此件公开发布)


原州区行政机关行政应诉办法(试行)


第一条 为规范全区各级行政机关行政应诉行为,提高行政应诉质量,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若干问题的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行政应诉工作的意见》《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行政应诉办法》《自治区依法治区办关于全面深入推进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若干意见》等规定,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行政应诉,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及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行政机关依法参加行政诉讼的活动。

第三条 区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等依法负有行政应诉职责的单位(以下称行政机关),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四条 行政机关行政应诉工作应当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依法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履行答辩举证、出庭应诉等法定职责,积极预防化解行政争议,维护司法权威;严格遵守不干预司法活动、不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相关规定,尊重并执行人民法院生效裁判,自觉接受司法监督。

第五条 行政机关应诉行政案件,应当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及其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若干问题的规定》等法律规定,履行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职责。

第六条 区司法局按照职责规定,负责组织、指导、协调和监督全区行政机关的行政应诉工作,提升行政机关规范化、专业化水平;定期对全区行政应诉工作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向区委、区政府报告;代理区人民政府行政应诉事项。

第七条 行政机关的主要负责人是本行政机关行政应诉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应当加强对行政应诉工作的领导,及时解决行政应诉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为行政应诉配备专业人员并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

第八条 行政诉讼案件应当由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应保持 100%。

行政机关负责人包括行政机关正职负责人、副职负责人以及其他参与分管的负责人。

第九条 应诉承办部门根据下列情况确定: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作出被诉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行政应诉机关。

两个以上行政机关作出同一行政行为的,共同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行政应诉机关。

以行政机关不作为提起的行政应诉案件,由负有法定职责的行政机关为行政应诉承办单位,区司法局为协办单位共同办理行政应诉事宜。

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行政行为的,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是共同行政应诉机关;复议机关改变原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行政应诉机关,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协助应诉。

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所作出的行政行为,该组织是行政应诉机关。

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所作出的行政行为,委托的行政机关是行政应诉机关。

第十条 行政机关根据“谁主办、谁应诉”的原则,确定行政应诉承办单位。区人民政府作为行政应诉机关的,区政府办公室收到人民法院的行政应诉通知及其他法律文书后,及时确定应诉承办单位并将相关材料一并转送应诉承办单位和区司法局。

区人民政府作为被告的行政诉讼案件涉及两个以上行政应诉承办单位的,由区人民政府确定应诉主办单位和协办单位。

第十一条 行政应诉机关应当做好下列工作:

(一)审查案件有关情况,确定应诉负责人和委托代理;

(二)撰写并提交答辩状、代理词,提交证据及作出行政行为所依据的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等相关材料。对重大复杂案件的行政应诉意见应当经行政机关集体研究;

(三)组织相关人员出庭应诉;

(四)负责行政应诉案件材料的立卷归档,按照有关规定报备;

(五)根据需要起草行政应诉工作报告,对行政应诉过程中的情况和问题进行总结分析;

(六)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工作。

第十二条 区人民政府作为被告的行政诉讼案件的应诉承办单位应按照法定期限准备答辩状和证据、依据等相关材料,并将相关材料及时报送区司法局。行政应诉意见应当经行政机关集体研究,必要时可以组织专家论证。

第十三条 行政机关接到起诉状副本后,应当在法定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交作出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并提交答辩状,确定出庭应诉人员。

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事由,不能在法定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交证据、依据的,行政应诉机关应当及时以书面形式向人民法院提交延期提供证据、依据的申请。

第十四条 行政机关在收到起诉状副本后,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在法定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出异议:

(一)属于行政复议前置,但未经行政复议的;

(二)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作出最终裁决的;

(三)依法不属于受诉人民法院管辖的;

(四)原告不具备主体资格的;

(五)起诉超过法定期限的;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五条 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的,可以另行委托一至二名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作为诉讼代理人共同出庭,也可以委托一名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和一名律师共同出庭,但不得仅委托律师出庭应诉。

区人民政府作为被告的行政诉讼案件,由区司法局具体负责,并组织、协调政府法律顾问作为诉讼代理人参加诉讼。

第十六条 行政机关委托诉讼代理人参加诉讼的,应当向人民法院提交身份证明和授权委托书,授权委托书应当载明委托事项和具体权限,特别授权代理必须有明确的授权列举。行政机关变更诉讼代理人及其权限的,应当及时书面告知人民法院。

第十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行政机关主要负责人应当出庭应诉:

(一)涉及共同诉讼、集团诉讼的行政诉讼案件;

(二)社会影响重大、案情复杂的行政诉讼案件;

(三)对本机关行政执法可能产生重大影响或者涉及行政赔偿数额较大的行政诉讼案件;

(四)行政机关上诉或者申请再审的行政诉讼案件;

(五)人民法院通知行政机关主要负责人出庭应诉的行政诉讼案件;

(六)其他重大行政诉讼案件。

第十八条 行政应诉人员应当熟悉法律规定,认真研究案情和证据、依据及其他有关材料,做好出庭应诉准备工作。

第十九条 庭审过程中,行政应诉人员应当根据庭审要求充分陈述事实理由,出示相关证据、依据,针对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适当性,证据的关联性、合法性和真实性,适用法律依据的准确性等方面进行质证和辩论。

庭审后要积极采取措施,及时有效化解矛盾纠纷。

第二十条 行政机关应诉人员出庭应诉应当遵守以下基本规范:

(一)准时出庭,确有特殊原因不能按时到庭的,必须提前告知人民法院并说明理由;

(二)着装庄重整洁,言语举止得体;

(三)遵守司法程序和法庭纪律;

(四)尊重审判人员和其他诉讼参加人;

(五)遵守工作纪律,保守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

第二十一条 人民法院向诉讼各方提出调解意见的,在遵循自愿、合法原则,不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的前提下,行政机关应当积极配合,做好调解工作,促进案结事了。

第二十二条 行政诉讼期间的被诉行政行为需要停止执行、存在败诉风险可能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行政应诉机关应当及时向区人民政府报告。

人民法院作出判决或裁定前,行政应诉承办单位发现被诉行政行为确有违法的,应当及时提请行政应诉机关撤销或者变更原行政行为。

撤销或者变更行政行为的,行政应诉机关应当及时书面告知人民法院和利害关系人。

第二十三条 行政应诉机关应当依法自觉履行人民法院生效判决、裁定和调解书。对人民法院作出的责令重新作出行政行为的判决,除原行政行为因程序违法或者法律适用问题被人民法院判决撤销的情形外,不得以同一事实和理由作出与原行政行为基本相同的行政行为。对人民法院作出的行政机关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补偿损失的判决,要积极履行义务。

第二十四条 被诉行政行为被判决撤销、确认违法、确认无效、变更、责令履行职责、重新作出行政行为、履行给付义务或承担赔偿责任的,行政应诉机关应当在收到判决或者裁定之日起十日内撰写案件分析报告,报送区人民政府审定,同时向区司法局备案。结案报告应当载明下列主要内容:

(一)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人争议的事实和理由;

(二)人民法院的裁判结果;

(三)败诉原因分析;

(四)履行人民法院判决的建议、意见和整改措施;

(五)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案件分析报告经区人民政府审定后,被诉行政机关应当按照法定期限履行生效裁判或提起上诉、申诉。

第二十五条 被诉行政机关不服一审裁判的,可以按照法定程序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对生效判决不服的,并认定原判决、裁定认定的基本事实缺乏证据证明、适用法律错误,或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等情形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诉或者向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申请。

第二十六条 人民法院向行政机关制发司法建议书的,相关行政机关应当认真研究,提出整改措施和处理意见,形成书面报告报依法治区办审定后,在规定期限内将办理情况书面回复人民法院,同时抄并送区司法局备案。

第二十七条 行政机关在行政应诉工作中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法定期限内不提交答辩状、证据、依据和其他材料;

(二)未按人民法院要求出庭应诉;

(三)应当按照本办法第二十二条、第二十四条规定向区人民政府报告的事项未报告的;

(四)拒绝履行人民法院生效判决、裁定或者司法建议的;

(五)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其他行为。

第二十八条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因故意或重大过失、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法定职责等过错原因,导致案件败诉的,按照《固原市行政机关败诉案件过错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的相关规定,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第二十九条 行政机关及工作人员违法实施行政行为,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行政赔偿责任。行政机关履行赔偿义务后,应当责令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承担全部或者部分赔偿费用。

第三十条 行政应诉案件结束后,行政机关应当将相关材料按照档案管理有关规定立卷归档。

第三十一条 行政机关应当在每年 12 月 31 日前,向区委依法治区办书面报告本年度行政应诉工作情况(包括案件审结情况、败诉情况及应承担支付款项的数额、司法建议办理情况、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工作措施等)。

第三十二条 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纳入年度全区法治建设绩效考核,行政机关正职负责人出庭应诉情况(每年度至少出庭应诉一次)作为重点考核内容。

第三十三条 行政机关作为第三人参加行政诉讼案件的,参照本办法执行。

行政机关作为被告的民事案件,可以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十四条 行政应诉案件所需经费应当列入政府财政预算,保障行政应诉工作正常进行。

第三十五条 法律、法规、规章和上级行政机关对行政应诉工作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十六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网站地图

主办:固原市原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运行管理:固原市原州区信息中心

电子邮件:yzqxxzx@163.com

宁ICP备10000747号    网站标识码:6404020001     宁公网安备64040202000009号